今天我把 Google 等网站的 Cookie 给完全禁止了。
这也不能说是事出突然。将浏览器改为 Firefox 的那一刻起,这一天的到来可能就已经在我脑中提上了日程。
Cookie 总体来说至少还是很便利的,即使页面被关闭也可以帮助你保存一些个性化设置,方便下次访问。就像会员卡一样,虽然没有也可以,但在有些店家出示卡片可以店员取出你的资料,给你提供一些个性化的服务。或者像是“老板,老三样”这样的。
而人类总是有能力把各种东西用在最坏的用途上。
如今,Cookie 这张身份标识,已经被用于分裂世界和侵犯隐私。
分裂世界,恶用人性
想象一家商店,进门之前必须刷会员卡,然后你会被传送到另一个为你量身打造的空间。一般情况你看不到别人所处的空间,只能看到你自己的。
听起来不错,100% 量身定制的服务。而现实确是另一幅景象:
你永远只被提供最可能成瘾的商品,而且你看不见别的商品。
仔细想想难道不是这样吗?
人性复杂又简单;你不会想要在专心学习时却看见课本被塞满漫画,你会去图书馆自习因为这可以利用人性产生更佳的效益。
而如今,在你看不见的黑箱运作下,你的生活,至少是线上生活,如同阀门坏了的水龙头,让你快乐的垃圾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
大家都知道垃圾食品好吃但不能吃太多。不过真正让大家得以适当服用的原因我想在于你不能住在垃圾食品工厂。吃完了,你需要再去购买新的,而当中的时间差让你得以喘息。(Amazon 正是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吗?)而垃圾信息不需购买,也不需等待配送;连网,就是了。
而另一个遗憾的事情是,过度摄入垃圾食品只是影响生体机能罢了,而垃圾信息却是对你的大脑造成毁灭性打击。想必你能理解之后发生了什么。
侵犯隐私
Cookie 因为没有实体,虽然不至于需要解密才可观察运作,但对于大多的一般用户来说,这和黑箱无异。你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而就是这样一个危险的功能,对于大多的浏览器来说,都是默认许可的。你可能不得不找到身边的计算机专家才能帮你处理掉它。
当你漫步于网络世界,大量的 Cookie 和你如影随形,让你时刻非自愿地亮明身份。
我保证你一定不会喜欢这样的百货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