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新闻,记忆中这个词汇变得热门起来还是在美国的川普总统上任以后。然而,这个概念,可应该说是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日常之中了。
但先不谈这些。
如果现在有人问你,是否应该杜绝假新闻,我想不管在全世界的哪里调查,都是会获得压倒性的赞同的吧。网上还有了各种甚至是政府或准政府机构的发行的类似“如何辨别假新闻”的宣传宣导品。最新的新闻是 Twitter 公司还为了 2020 美国总统选举而变更了转发的流程,甚至现在 Twitter 公司都会亲切地帮助用户来分辨真假信息。
看起来貌似用户受困于假新闻,然后如今的科技公司等都还在自发的帮助用户辨别真假信息,假新闻问题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了。但真的如此吗?真的是用户没有辨别真假的能力需要 Twitter 公司代为辨识吗?
且不说真假信息如何能被一个不是神的第三方明确定义与归类,即使可以,因为我们本来就有类似的机构与体系,那结果还是会出现新形式的假新闻传播媒界。
因为,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用户难以辨识假新闻,而是用户从来不发自内心地想要抵制假新闻。
就拿 Twitter 举例好了。任何一个会使用 Twitter 的人,一定不会说自己不知道如何使用搜索引擎。如果真的对假新闻深恶痛绝的话,大多数的假新闻,其实都太假了,以至于立刻就可以被通过搜索引擎识破。而即使每个人只对一部分的信息进行核实,那假新闻也便自然失去了传播途径。
但遗憾的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人们的内心深处,喜欢假新闻。
在人人可轻松参与的互联网发达以前,所谓新闻媒体,大多都是有非常高的参与门槛的,这个门槛多少限制了传统所谓新闻领域的虚假信息。但即使在那个时候,假新闻其实还是无处不在。不在 Twitter 上,而在我们的口口相传之中。
未经证实,耸人听闻,小道消息,传统观念,祖传秘方。每一个普通人都可能成为线下假新闻的主角和散播者。
结束疲惫的工作,聊天——从别人口中也罢,手机——从别人的 Tweet 也罢,比起非假新闻,假新闻才更让人获得短期满足。你如果和别人的聊天过程中,对一些内容进行质疑甚至事实核查,你还可能会被认为吃饱了没事干。信息在指尖 / 口中高速交换,但交换的目的,只是为了这个瞬间的脑内激素释放。
而在互联网的时代,假新闻终于开始一举占领社会公共话题空间。这不是最近开始的,而是不知早于互联网的诞生多少年前,就已经秘密开始了一发制胜的准备了。